2009年1月7日星期三

解读联想重组:终于裁员了

媒体炒作了多日,联想的资源调整计划终于露出了真面目,与之前媒体炒作的人事变更为重点不同,联想资源调整计划更侧重于费用的消减。

联想终于裁员了

2009年第一季度在全球削减2,500个岗位,约占员工总数的11%,其中包括经理级和高管。

经济形式不好,裁员、降薪、缩减支出,是很多IT企业的第一反应。惠普裁员2.46万人,DELL裁员8900人, Sun两次共裁员约6000人,摩托罗拉裁员3000人,诺基亚西门子裁员1820人…,作为全球IT行业的一员,联想没有理由逃开这一步,如果按照中国 传统观念视裁员、降薪为企业走向衰退的标志,虽然顾及了面子,却违背了上市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原则,也不利于联想未来的产业竞争,裁员不丢人,可以说联想裁 员裁晚了,应当更早的裁员,只有将一些不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裁掉,才能吸引更多符合未来国际化需求人才的加盟,相信人员调整是未来几年联想国际化进程的 重要手段之一。

本土高管崛起

整合当前独立运营的大中华及俄罗斯区和亚太区两个大区为一个大区 -- 亚太和俄罗斯区(APR),由联想集团现任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和俄罗斯区总裁陈绍鹏先生担任。

几年来虽然联想国际市场起起伏伏,陈绍鹏主管的大中华区总是稳定中保持增长,负责俄罗斯区后去年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以陈绍鹏为代表本土高管的崛起已成事 实,其实也不奇怪,从收购IBM PC开始,联想经历了IBM系、DELL系高管的变迁,总有一天作为中国优秀的企业代表,本土高管将成为联想的生力军,相信本土高管的崛起才刚刚开始。经 历了四年国际化的历练,本土高管将在未来联想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陈绍鹏挂帅亚太和俄罗斯区、夏利出任中国区总裁、魏江雷负责俄罗斯及独联体、原亚太区总裁麦大伟离职,此次调整显然联想管理层希望通过重用本土高管首先在 俄罗斯和印度市场取得突破,改变过去一年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局面,改组后的亚太和俄罗斯区,将金砖四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中的三个纳入囊中, 本土高管的崛起将大大提升联想集团的“战略执行力”。

联想收购IBM PC四年时间,虽然国际市场起起伏伏,国内市场却稳中有升,以陈绍鹏为核心的本土高管也不断吸收HP等本土高管新生力量中成长,接管俄罗斯业务 后,2008年第三季度联想在俄罗斯的销量激增189%,数倍于当地的PC行业平均增速,本土高管经过几年的国际化历练,业务能力已经大幅提升。

此次联想裁员将不涉及中国区,从另一角度也验证了这种趋势。

高管降薪

2009年期间将高管薪酬福利降低30%至50%,这包括年度薪资调整、长期激励以及各种绩效奖金。

面对全球金融海啸的日益蔓延,作为高管如果依然拿着巨额薪水,不仅公司的运营成本无法保证,对公司文化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高管降薪30%,可以进一 步拉近与普通员工的距离,这几年不仅联想,众多IT公司高管都拿着非常丰厚的薪水和各种绩效奖励,经济高速增长时,作为企业的主要运营者,高管拿到高薪酬 无可指责,经济衰退、业绩下滑时,作为公司的骨干,高管也理应降低薪金与公司共患难,何况联想国际化运营团队与本土高管的薪金差异一直是联想收购IBM PC业务一来的主要诟病之一,可以说本土高管的崛起是联想推高管降薪奠定了基础。

呼叫中心迁移

多伦多的呼叫中心迁移至北美的主要运营地北卡罗莱纳州。

相信呼叫中心转移降低成本也是主要考量之一,其实为了更大的降低成本,联想本可以将呼叫中心外包给印度甚至中国本土相关公司,由于呼叫中心利润已经下滑至 百分之十几,这几年呼叫中心在印度外包业务领域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85%下降到35%以下,中国本土呼叫中心外包业务却日趋成熟,连印度都已经日益承 受不起的业务,联想不如干脆将此业务外包给中国的相关公司,。

联想经历国际化阵痛

裁员、降薪、削减成本,没有人希望如此,与全球的经济衰退有关,也是联想走向国际化必然需要经历的阵痛,纵观历史上多次国际化收购,鲜有有顺利成功的先 例,HP2001年收购COMPAQ,2005年CEO菲奥莉娜却因经营不善下课,直到2006年3月才超越DELL成为全球PC的霸主;当年ACER收 购德州仪器笔记本业务并没有带动ACER业务的增长,甚至曾经一度退出美国市场,只不过运气较好,收获了当时负责意大利业务的兰奇,也正是因为兰奇的突出 表现,这几年ACER业务迅猛发展,至于去年收购Gateway及PB,现在判断成功与否为时尚早;可以说联想收购IBM PC“蛇吞象”,成功的难度要远大于上述收购,不仅仅是因为以小吃大,中美文化的巨大差异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融合,四年时间,虽然经历了不少波折,至今 为止应当说联想的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

轻装前进

公司预期能在2009/2010财年(截止于2010年3月31日)节省大约3亿美元。公司预计这将产生约1.5亿美元的税前重组费用,大部分将计入第四财季。

真的如此,相信联想这两个季度的财报会不太好办,不过一次性减负也为未来联想轻装前进带来了便利,也可以更好的保证联想安然度过经济危机,甚至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异军突起,就像奥巴马竞选时将变革作为主题词,相信联想的变革才刚刚开始。(作者,老杳)

欢迎提供博客素材,欢迎访问老杳个人空间:老杳吧,最及时的更新,先睹为快,http://www.laoyaoba.com

2009年1月6日星期二

2008中国十佳IC设计公司(五):国标造就明星企业

虽然金融海啸的到来让许多中国本土集成电路公司举步维艰,在几百家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中,还是有许多公司凭借中国强大的电子制造能力异军突起或保持稳定发展,面对全球经济危机2008年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评选2008中国十佳IC设计公司,只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老杳对中国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一点了解,为了保证十佳评选的公正,老杳特意设置了几个条件:

1、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运营的好坏自然有财务报表可以体现,因此此次十佳不包含中星微、珠海炬力及上海展讯等。

2、在中国注册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

3、2008年营业额超过1000万美金, 1000万美金不多,却是一道坎,至少说明公司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销量和规模。

4、在所属行业市场占有率位居前三。

为了让大家对中国集成电路未来发展有更多的了解,老杳也将推出2009年最具潜力十家中国IC设计公司,这十家公司虽然达不到2008年十佳IC设计公司的规模及影响,却是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的新生力量,无论产品定位及公司运营都有可能在2009年取得突破,希望这些信息也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2008年十家最“囧”IC设计公司将为大家分享十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的失败教训,有人说公司运营成功的经验千差万别,失败的理由只有一个:资金链断裂,虽然原因相同,不同公司资金断裂的原因却千差万别,对于后来者也许失败的教训可能比成功的经验更有价值。

2008中国十佳IC设计公司:

1、泰景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2、锐迪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3、北京君正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4、博通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

5、华亚微电子有限公司

6、 上海岭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7、中天联科有限公司

8、。。。


7、中天联科有限公司

主要产品:ABS-S卫星电视接收芯片、DVB-S2卫星电视接收芯片

入选理由: 中天联科ABS-S卫星电视接收芯片2008年销售接近400万颗,营业收入超过3000万美元,随着未来两年直播卫星市场的深入推广,相信中天联科未来两年会冉冉升起,成为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中的一颗明星。

博客花絮:元旦前便多次与孙博士相约见面,可惜这些天他忙着与客户签约,很难抽出时间,即使在见面的两个小时内,孙博士还抽空与一个客户签订了合作协议,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公司到引人注目,从产品开发到市场火爆,相信这种忙碌是每一个创业者都期待的。

创业故事:2005 年回国创建中天联科前,孙博士已经在全球知名卫星电视运营商美国休斯公司工作了接近8年,作为全球首家卫星电视的运营商,休斯公司1993年首家推出 DirectTV,1996年孙博士便已经是其中的一员,2004年前后广电总局直播卫星的提出,促成了孙博士的回国创业,也造就了中天联科这家冉冉升起 的新星。

由于创业者丰富的产业经验,2005年成立的中天联科,2006年中天联科便推出了ABS-S卫星电视接收芯片,如果不是2006年鑫诺2号卫星发射失 败,相信中天联科不会像现在这样默默无闻,谈到鑫诺卫星发射失败对中天联科的影响,孙博士对于创业公司很正常,毕竟作为创业者总有许多事情难以把握,倒是 这两年由于直播卫星处于 等待发射阶段,中天联科推出的DVB-S2卫星电视接收芯片已经开始在欧美市场打开局面,可见作为公司的管理者,孙博士显然没有坐等国标的推广。

谈起中天联科卫星电视接收芯片,孙博士很自豪,由于卫星电视机顶盒主要面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毕竟在山区即使电力供应也非常不 稳定,一旦机顶盒出现故障,用户可能需要跑几十里的山路维修,由于接收芯片自2006年已经推出,这些年中天联科对产品也做过多次改进,很好的适应了广电 总局及消费者对产品的严格要求,能够被市场接收非常自然。

老杳此次评选的十佳IC设计公司中很多都是2005年成立,北京君正如此、上海泰景、博通都是如此,对于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来讲,3年的创业周期确实是一道 坎,华亚微虽然成立时间已经超过三年,也是在三年内实现了盈利,技术、产品、市场、服务三年左右的一个循环已经足够可以检验创业者的成色和事业心。

创业者言:创业者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一次成功可能巧合,复制成功才是伟大

很多人都因为能力和机遇取得成功,能够将成功复制才能造就伟大的公司,在集成电路产业产品的生命周期一般只有三到五年,如果不能找准公司的定位,复制公司 的业务模式,再成功的公司都可能昙花一现,联发科能够从DVD起步并将其经验应用于手机甚至数字电视也说明了这一点,成功的模式有很多种,偏偏低价不应当 成为企业家角逐市场的杀手锏,在推出低价产品的同时具备低成本都是市场制胜的关键。

联发科虽然销售的手机芯片相对TI、高通等价格较低,联发科集成电路界利润率最高的IC设计公司,低价一定要依托低成本,否则创业者要面对的风险会很大,一旦企业的发展达到一定规模,竞争对手的打压很快便可以致其死地。

老杳评述: 在老杳接触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中,中天联科的专业化令人钦佩,不仅仅创业者在卫星电视行业具有资深背景,其业务人员对产品和技术的严格要求同样令老杳难 忘,中国企业要取得成功,除了在市场、运营方面创新,专业化应当是下一步需要认真提升的,否则一谓的价格战看起来很热闹,只能令本土企业在低层次徘徊。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产品”误导了本土企业很多年,其实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问题是一流的企业做标准,做标准的企业未必一流,随着凯明、安凡 微、上海复旦微纳等企业的倒闭,很多国标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处境艰难,从中天联科的发展来看,本土企业不是不可以做国标,做国标企业一定要具备专业化的知识 和产品,要有强大的资金实力维持企业的运营,同时在国标推广的低谷期,企业也要具备额外的业务实现多元化,将企业倒闭归罪国标的说法是管理者在推卸责 任。(作者,老杳)

欢迎提供博客素材,欢迎访问老杳个人空间:老杳吧,最及时的更新,先睹为快http://www.laoyaoba.com